强产业链条 活市场主体 保能源安全 |
---电网企业深度参与“国内大循环”赋能新发展格局 |
发布日期:2020-09-03 来源: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:陈丽莎 浏览次数:1803 字体: 小 中 大 |
从企业家座谈会到中央政治局会议,中央谋划的“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”的新发展格局引发广泛关注。“不确定性”是今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,深化“国内大循环”也是增强自身应对新形势下全球化发展的适应性与灵敏度。那么,关乎国计民生的电网企业如何更加深度参与“国内大循环”? 增添新功能 带动整体产业链协同发展 近期中央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指出,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,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,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。聚焦科技创新,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启动了“新跨越行动计划”,全面打通人才链、创新链、技术链、价值链、资金链,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“大国重器”作用。 国家电网公司发力特高压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科技创新与建设,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,带动整体产业链协同向好发展。 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,涉及产业链长,特高压工程能拉动相关企业企稳增收。譬如,据测算白鹤滩—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带动电源、电工装备、用能设备、原材料等近20个上下游产业链产值110亿元,预计增加就业岗位近2500个。 今年疫情期间,一批电网重大工程率先开复工,也确保了一系列工程、企业顺利复工复产,驱动整体产业链回归正轨,助推经济快速“重启”。 在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中,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成全国首个“多站融合”充电微综合体、241座综合供能服务站等具有浙江特色的电动汽车充电站,计划今年投资超过2.5亿元新建充电站。今年以来,充电桩发展保持较快增长态势,7月浙江充换电服务业的电力消费指数已达170.86,电力消费水平远超去年同期。 布局数字经济、推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,也是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的关键。今年6月,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“数字新基建”十大重点建设任务,包括电网数字化平台、能源大数据中心、电力大数据应用、5G应用、工业物联网、电力北斗应用等,预计可拉动社会投资约1000亿元,带动上下游共同发展,提振信心。 开展支持网络切片的5G业务数据处理;建设国内首个实用化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;基于北斗天眼系统为电力“数字新基建”导航;打造工业物联网体系……在浙江电力,这些行动已提上日程。 除了自身参与新基建发展,电力更在赋能与驱动这项重大举措。从电力数据看,今年1~7月,浙江5G基站运行保持快速增长态势,累计用电量为6.72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1.08%;在新基建项目建设中,高新园区作为新经济增长点,也保持着较快增长,7月电力消费指数为112.82,较6月提升8.52个点。数据可见,新基建发展“电力十足”。 强市场主体 激活经济发展每一个“毛细血管” 服务好市场主体,便是激活经济发展每一个“毛细血管”,让整体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。 在疫情期间,浙江电力落细落实国家电网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5批42项举措,坚决执行国家阶段性优惠电价政策,不打任何折扣,促进经济发展和小微企业渡过难关。今年上半年,浙江电力已累计降低客户用电成本56.8亿元,同时还在“网上国网”平台开发上线了全国首个“转供电费码”应用,通过比对用户输入的电价信息,确定电费减免是否执行到位,转供电加价幅度是否合理,一举打破转供电小微企业以往面临的转供电“信息壁垒”。 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,经济发展中的“毛细血管”——中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十分凸显。为切实替中小微企业纾困,保市场主体,国家电网公司发挥自身作为供应链“核心企业”的优势,依托“国家主权级信用评级”的优良信用优势,在浙江试点首创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,将央企优良信用穿透供应链,让处在供应链末端的中小微企业迅速获得优质融资,为当前我国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。 |
上一篇:电力“懂行人”的冷思考和热作为 下一篇:新华财经 | 跨省跨区互济助力冬季电力保供 |